本文转自:农民日报

“我们农民都是老观念,舍不得、放不下自己这点儿土地,现在看来,单打独斗真是不行了。”怀里抱着15万元分红款的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附余村村民李国付对记者说。

去年春天,新一届村“两委”班子找他做工作,“你们兄妹4户,一共9.4公顷土地,加入合作社,1公顷地保证10吨粮。”李国付将信将疑地答应了。

位于松原市宁江区东部的杨家村,新一届村“两委”班子摸清村里“家底”后,村书记、村主任黄艳雨提议创办种植农机专业合作社。村干部入户动员,95%的农户、87.2%的耕地加入合作社,实施玉米水肥一体化和秸秆全量还田。

据了解,吉林省年新一轮村“两委”换届后,省委组织部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新任村“两委”班子“开门一件事”。“我们组织力量专门到省外考察学习,在调研基础上会同省财政厅等8家省直部门启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动,按照‘消薄’‘提质’‘增效’三步走的思路,确定目标、重点推进。”吉林省委组织部组织三处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
着眼指导推动全省村党组织将抓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,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中,吉林省委组织部紧紧围绕落实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“十大工程”“十大产业集群”建设等重点任务,指导各地积极对接“秸秆变肉”“千万头肉牛”“万头生猪”等建设项目,鼓励引导村级集体经济在服务中心工作、推动产业发展过程中做大做强。

吉林省积极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,按照“一年示范引领、两年提质扩面、三年全面推开”的推进思路,年在全省筛选确定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省级示范村,指导各地结合实际自行确定个示范村同步开展试点建设,由村党支部主导合作社运行管理,构建村集体和农民群众收益共享、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,走好组织化的农村市场化道路。

松原市把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抓农村基层党建的“第一板斧”,附余村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立后,通过统一购置生产资料、统一种植、统一管理、统一收获、统一销售“五统一”经营模式,当年每公顷土地产粮由入社前9.5吨增长到入社后的14吨,户均增收余元,“开门一件事”实现了“开门红”。

杨家村种植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功让村干部和老百姓看到了希望。村里趁热打铁,继续发展棚膜经济,56栋果蔬大棚种植车厘子、葡萄、油蟠桃、火龙果等十余种水果蔬菜,已有4个品种果蔬通过国家有机认证,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。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0多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2.3万元,老百姓尝到甜头,对这届村干部赞不绝口。

吉林省以村“两委”换届为契机,选拔名创业致富带头人、名外出经商务工人员、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充实到村干部队伍,培育发展“领头雁”。村党组织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了,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、单位也联动起来。

截至年底,吉林省基本消除年收入5万元以下村,收入10万元以上村增幅21.1%,收入30万元以上和50万元以上村增幅均超过17%。初步形成“集体经济总量扩大、中等收入主体稳定、高收入村引领示范”的发展局面。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kaimenhonga.com/kmhsp/11457.html